
⠀⠀⠀⠀
練習,每天一點點進步、或者踏步,365天或者不久之後,你會看見那個很棒的自己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「圓規為什麼能畫圓,因為心定腳在動;你為什麼不能圓夢?因為心不定,腳不動。」(註)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原子習慣中提到的,改變自己對自己身份的印象,之後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呈現那個身份。這裡說的「身份認同」,便是圓規的「心」,只有心定了,腳才能跟著動。
⠀⠀⠀⠀
在設定「身份認同」的時候,很多人還是不能肯定自己。像是一個上班族要準備創業,你問他是不是是個老闆,他可能會愣住,很不確定身為一個老闆,該怎麼思考,當他在洽談資源、採買設備…等等的行為時候,更可能被當成是上班族在對待。像是希望擁有自己的創作品的我,對於什麼是「講師」、「作家」,還是一個傻乎乎的狀態,就算我可以說出口,很多行為卻騙不了自己、騙不了資深從業者、騙不了觀眾。
⠀⠀⠀⠀
怎麼辦呢?
⠀⠀⠀⠀
▍每日打卡紀錄
⠀⠀⠀⠀
我自己使用過,可以操作的方法是,拆解出來那個身份要做到的任務有哪些,拆解到最小最小,看著他們,選擇幾個順眼的(不是這樣),選擇需要持續累積才能養成的習慣、能力。
⠀⠀⠀⠀
選擇好之後,做成每日打卡紀錄。打卡的做法是evernote、notion裡面都有的check bottom,點擊之後,方塊裡面就有一個打勾勾的記號,可以把該任務畫上一條刪除線。視覺化一個任務的發生到消逝,用行動告訴自己:我“又”完成了一件事情,我可以做到。
⠀⠀⠀⠀
在打卡的時候,如果累積了很多天都沒有達標,我同時也會反思,現在這個任務,對我來說是不是太難了,需要怎麼樣我才會做到呢?還是我設定的任務太多了,應該需要減少?是不是我逼死自己的專業又出現了?然後去做設定任務上的調整。
⠀⠀⠀⠀
打卡,是為了視覺化進度,不是為了繼續苛責自己,這點我有寫在打卡紀錄底下,避免完美主義的自己每晚鞭叱自己。
⠀⠀⠀⠀
▍感恩日記
⠀⠀⠀⠀
打卡紀錄之後,我會寫感恩日記,以前寫在evernote裡面,一天一則記事,歸檔在「日記」裡面。這是每天每天陪伴我最久的筆記。真的無法轉念的時候,打開感恩日記,把能順暢的排氣(放屁)、呼吸也都列進去,寫著寫著,發現生活其實沒那麼糟糕。真的是天大的好事,又不太方便說出來的時候。感恩日記也能承載著波動。
⠀⠀⠀⠀
估狗「感恩日記」非常多非常多文章訴說著書寫的好處和意義,我喜歡實證,說說這麼做以後帶來的變化大概有這些:
⠀⠀⠀⠀
a. 那時候急躁萬分的我,學會了安靜思考。現在的緩慢程度又已經是以前的好幾百倍了。
⠀⠀⠀⠀
b. 意識到很多事情不是因為我厲害、我努力,是我剛好活在某個階層上,又比很多人幸運很多,要珍惜。
⠀⠀⠀⠀
c. 換位思考、轉念思考。有很多時候寫不出來要感謝什麼,會偷看估狗的答案,發現有人連呼吸、大便都會感謝(←是你自己吧),有人連被倒債也感恩萬分,這些內容震驚我三觀之後,細細看見那些人的感謝理由,才意識到很多狀況的發生,都沒有那麼理所當然,很多狀況的發生是為了打破某種不健康的循環…等等。
⠀⠀⠀⠀
每天寫感恩日記,等於是每天練習用不同的角度觀看今天發生的事件,30天、3個月、3年後,觀看世界的每一件事情,都有獨特的觀點,大抵是充滿謝謝的(不然,謝謝自己至少看得懂)。
⠀⠀⠀⠀
▍改變,從打卡和感恩日記開始
⠀⠀⠀⠀
能開始感謝自己、看見自己每天的累積,會開始培養「啊,原來沒那麼難」、「原來我也可以啊」這樣的心情,讓我們在做身份認同的時候,沒有那麼害怕、沒有那麼多藉口。
⠀⠀⠀⠀
1. 拆解身份下該做的任務2. 選擇需要長期累積培養的任務3. 視覺化、清單化4. 睡前10分鐘勾選和書寫5. 安心睡覺
⠀⠀⠀⠀
試試看!不然,可以私訊我,我們來討論看看怎麼樣開始喔!
⠀⠀⠀⠀
(註)引用網路流傳的話。#每天十分鐘練習把一件事情說好
原始出處:點擊這裡。